本篇文章1142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尷尬?經心打算的家裝方案發在友人圈,點贊還沒隔壁老王曬的早餐多?上個月我表姐開的裝修公司,花大價錢請人寫的推廣文案,顧客看完就問"能不能單獨買你們的效果圖"——說白了,人家根本沒記著你的中心優勢!
先看這份對比表找找差距:
新手操作 | 高手玩法 |
---|---|
"全屋整裝9.9萬" | "二胎媽媽改造老破小,客堂多出兒童樂園" |
"環保物資承諾" | "裝修工長自曝:這三種板材我絕不給自己家用" |
客歲有家杭州的裝修公司,把20個裝修失敗案例做成"避坑手冊",終局咨詢量暴增3倍。記著,顧客要的不是你的套餐多便宜,而是你能化解他的詳細痛點。
疑難:怎么讓顧客以為說的就是他?
試試這三個選題方向:
有個真實案例:成都某公司用"暖鍋家室裝修指南"做系列選題,把防油污臺面寫成"辣椒油克星",三個月簽下47個餐飲老板家裝單。
難題:顧客刷屏時憑什么點開你?
對比這兩組標題:
網頁6提到的牽掛型標題法則很適用:某佛山瓷磚品牌用"貼磚師傅打死不說的秘密"做標題,當天接到200+詢價電話。
迷惑:技巧參數怎么寫出熱度?
記著這一個黃金公式:
南京某工作室把施工日志寫成"裝修偵察日志",硬是把防水工程寫成破案進程,轉化率增強65%。
疑難:自賣自夸怎么破?
這三招比吹牛管用:
青島某公司讓顧客手持檢測儀驗收甲醛,把進程剪成"大家來找茬"視頻,當月簽約量翻番。
行業調研表現:
但別被數據框死!深圳有家小公司反其道行之,專做深夜"裝修急診室"直播,專門化解突發癥結,反而在本地打出口碑。
要我說,客歲見過最絕的案例是蘇州某軟裝公司。他們給顧客寄的樣品冊里夾著AR卡片,手機一掃就能看實景效果,附帶"找茬游戲"——找到隱藏的5處打算亮點就送窗簾蕩滌服侍。這么一搞,不但樣品冊沒被扔,還激發友人圈曬圖競賽。以是啊,別把家裝文案當仿單寫,要當成顧客曬友人圈的素材包。畢竟當初誰裝修完不拍九宮格?你的文案,得讓人家曬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