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3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在海南花5000塊做推廣,閱讀量還沒大排檔點餐人多?"上個月在??隍T樓老街喝老爸茶,聞聲兩個創業小伙在倒苦水。一個說找的營銷公司寫出來的文案像景區傳單,其余一個吐槽外包團隊連抱羅粉和糟粕醋都分不清。這事兒讓我想起客歲幫三亞某旅館做推廣時,從58同城篩出靠譜服侍商的野途徑...
說切實的,在海南做推廣這些年,見過太多貪便宜吃大虧的案例。天眼查數據表現,海南注冊的傳媒公司超過4300家,但能存活3年以上的不到30%。這里頭的門道你得懂:
坑位1:大學生兼職流水線
有些公司報價千字50元,切實找的是旅行學院養成工。見過最離譜的文案把文昌雞寫成"會飛的本地特色",甲方差點被本地人罵勺嫦妊。
坑位2:模板化生產
三亞某民宿老板給我看過6家公司的方案,標題清一色"遇見最美XX"。厥后自己改成"清晨三點被海風吹醒的奇葩閱歷",反而上了同城熱榜。
坑位3:數據造假套餐
有公司打包票"5000元保底10萬閱讀",終局滿是呆板刷量。海南IP真實閱讀成本大概1.5元/個,低于這一個數得多長個心眼。
在這片既要講性價比又要懂本土文明的商圈,我總結出這些門道:
場景1:旅行旺季搶流量
每年11月-次年3月是兵家必爭之時
準確姿勢:提前2個月囤內容,比如說《東北人過冬必備海南冷學識》
錯誤樹模:旺季常設加價追熱門,成本翻3倍還沒效果
場景2:淡季養號期
4-10月適合做本土深度內容
寶藏選題:臺風天的菜商圈實拍、本地人私藏老爸茶店
數據本相:淡季互動成本比旺季低60%,適合中小商家布局
場景3:免稅店周邊營銷
見過最聰明的玩法是某化裝品代購的"離島補購攻略",把廣告寫成免稅政令仿單,既合規又適用。
拿三家典型公司做個對比更清晰:
對比項 | 本土小團隊(5人) | 島外分公司(20人) | 個人工作室 |
---|---|---|---|
報價范疇 | 80-150元/篇 | 200-500元/篇 | 30-80元/篇 |
內容本土化 | ★★★★★ | ★★☆☆☆ | ★★★☆☆ |
應急響應速率 | 2小時內 | 次日反饋 | 看檔期 |
附加代價 | 免費對接探店KOL | 供給數據報告 | 無 |
適合顧客范例 | 中小民宿/餐飲 | 連鎖品牌 | 微商/個人店 |
有個實戰案例:萬寧沖浪俱樂部找本土團隊做《臺風天怎么玩更刺激》系列,成本不到1萬,帶來23個旅行團定制訂單。你看,懂海南人的幽默感多重要。
跟文旅局的友人嘮出來的干貨:
近來發現新大陸:海南師范大學的在校生接單平臺,文案品德比良多公司強,價錢只要商圈價1/3。特殊是旅行治理系學生,既能寫稿又能出鏡當模特。
在海南找便宜推廣,記著這三個"絕不":絕不信保底承諾、絕不付全款、絕不找沒有實體辦公室的團隊。客歲有個做芒果干的顧客,前期付了80%款子,終局對方公司注銷跑路,連注冊地址都是假的。
最后流露個數據:用海南話寫標題的推文,本地網民打開率高3倍。比如說把"清補涼"寫成"gap咯"(海南話音譯),這種小神思本地公司根本學不來。下次選服侍商前,先讓對方用海南話念段東坡書院的故事,能順溜說下來的,基礎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