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7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你知道嗎?在三亞旅行最苦楚的不是排隊買門票,而是早上站在陌頭看著滿大街的"海南粉"招牌,卻不知道哪家藏著本地人私藏的美味。上周我跟著民宿老板老陳,把三輪車開進三亞老城區的小路,才清晰早餐江湖里的門道——原來一碗看似個別的粉湯,藏著這座城市最鮮活的生涯密鑰。
站在解放路步行街,光是"港門粉"就有二十多家店。我親眼看著兩個游客在店門口糾結了十分鐘,最后用手機地圖評分選了家網紅店,終局端上來的粉湯寡淡得像刷鍋水。
本地人支招:
場景1:帶孩子出游
→選亞親姩港門粉(儋州三巷50號)
這家三十年邁店用的蝦都是當天漁港直送,湯底用沙丁魚和豬筒骨熬四小時。前次望見老板娘把自家小孫女的輔食直接從湯鍋里舀,當場被這操作驚呆——這得多新穎才敢給孩子吃?
場景2:想打卡照相
→去阿三靚湯(月川中路)
他們家的抱羅粉配著彩色辣椒圈和現炸蝦片,裝在復古公雞碗里特殊出片。不過要趕早,我前次9點到就只剩牛腩粉了。
場景3:趕景點行程
→打包回輝村牛骨湯粉
用保溫桶裝的牛骨湯能撐三小時不涼,配上手掌長的油條。前次去南山寺路上堵車兩小時,端賴這桶湯續命,司機師傅都夸我會選。
在通行巷28號的譚記腸粉店,我發現個有趣景象——本地人點單都會加句暗號"要阿婆調的醬"。原來這里分兩種醬汁:給游客的是改良版甜辣醬,老客才可能吃到用二十種香料熬的秘制醬。
進階吃法:
上周在網紅夜市花38塊買了碗"奢華海鮮粉",終局蝦是冷凍的,湯底顯明是調料包沖的。切實本地人常去的店,標配版基礎在12-15元,加個溏心蛋也才多2塊錢。
三大智商稅:
自從跟著老陳摸到漁港早市,我才發現原來最地道的吃法藏在漁船馬達聲里。清晨五點的崖州中心漁港,剛歸港的漁娘們支起煤爐,用現捕的小銀魚熬湯底,配著還帶海腥味的沙蟲干——這碗限時2小時的"船工粉",才算是三亞早餐界的隱藏王者。
當初每有友人來三亞,我都帶他們玩這一個"早餐盲盒"游戲:往老城區任意小路深處走,望見門口擺著矮塑料凳的店就進去。十次有八次能撞見驚喜,剩下兩次的失敗閱歷,反倒成了旅途中最有趣的談資。
說真的,在三亞吃早餐哪需要什么攻略?放動手機地圖,跟著拎保溫桶的大爺大媽走,聞著氛圍里最濃郁的那股骨湯香,你的胃自然會帶你找到對的地方。畢竟這座城市的早餐密鑰,早就藏在阿婆們清晨三點熬湯時,那飄滿整條街的炊火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