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4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你信不信?同樣一批礦泉水,有人軟文寫作能引來救災機構搶購,有人寫出來像超市清倉甩賣。上個月親目擊個公益構造,把2000箱泡面寫成《暴雨夜的溫暖防線》,三天被預約一空——這中間差的可不是文筆,是物資文案的黃金拆解術。
(看完能少交5000元學費)
把物資當主角寫
數據堆砌成災
熱量 | 保質期 | 包裝材質 |
---|---|---|
2000Kcal | 3年 | 鋁箔 |
疏忽采用途景
(救援隊隊長親測有效果的秘笈)
第一步:給物資找靈魂
第二步:構建生死時刻
第三步:締造影象符號
第四步:埋下舉動暗號
(公益構造都在偷用的神器)
場景天生器
數據翻譯術
人性探測器
(某基金會踩雷被罵勺嫦妊的教訓)
穩當寫法:
“每份應急包都配有聲哨(可傳遞300米呼救信號)”
作死寫法:
“本商品曾用于汶川地震救援(拿災難營銷)”
共情寫法:
“包裝袋可拆解為常設止血帶”
冷血寫法:
“流民必備物資清單”
帶過三年物資采購,發現個心領神會的規則:越便宜的物資越需要故事加持??蜌q幫山區小學召募成人紙尿褲,用這招把尷尬品變成愛心爆款:
終局:原打算募捐200箱,最后收到800箱。
說到底,物資文案就像應急燈——平時看著個別,暗中時刻才知道它的可貴。記著:沒人會為帳篷買單,但都違心為“風雨夜的避風港”掏腰包。下次寫物資先容前,先問自己:這件物品最亮眼的霎時,發生在何時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