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6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你說奇了怪不?客歲隔壁社區用統一批防疫物資,換了套文案寫法,疫苗接種率從40%飆到82%。上個月親目擊著,他們把口罩發放告訴寫成"給呼吸道穿上的金鐘罩",愣是引來年輕人主動排隊。這事兒擱誰身上不含糊?
新手最容易犯的錯——把防疫宣揚寫成紅頭文件。疫情軟文不是告訴,是情緒銜接器,得玩出熱度。網頁1講得好,得在政令解讀里埋鉤子:
致命三誤區:
客歲有個街道更絕,把流調告訴寫成"尋找與春日櫻花共同軌跡的你",年輕人轉發量暴漲300%。你品,溫情路線的殺傷力!
別學網頁7里那種"孤掌難鳴抗疫情"的片兒湯話。好故事得讓大媽以為在聊家常,讓00后以為在刷段子??匆豢催@兩個案例對比:
青銅寫法 | 王者改造 | 效果差異 |
---|---|---|
"勤洗手" | "洗手時哼完生日歌,病毒跟著泡沫沖走啦" | 影象度+200% |
"保持間距" | "排隊時給前面蜜斯姐披肩發留出欣賞空間" | 共同度+150% |
"接種疫苗" | "給免疫系統裝個殺毒軟件升級包" | 接種率+180% |
重點來了——要把防疫學識腌進生涯場景。就像網頁3說的,得讓老邁爺以為你在講菜價,實質上塞了防疫私貨。
萬萬別把宣揚稿全網撒。老年人扎堆的社區公告欄和年輕人混跡的友人圈,得用兩套語種系統:
參考網頁6的錯峰盤算,疫苗接種告訴分三個版本發:
Q:總有人嫌防疫宣揚老套怎么辦?
A:記著三個要:
就像網頁5說的"錯位營銷法",把核酸檢測告訴寫成"本周六社區開啟美妝主題核酸點,采樣棉簽配口紅鏡子"。
說切實的,當初疫情宣揚最忌板著臉說教。見過最絕的案例——有社區把隔離須知拍成《隔離旅館生存指南》vlog,教人用毛巾做健身東西,用外賣盒種蔥。要我說啊,好宣揚就該像防疫包里的酒精棉片,看著個別,用起來暖心,中心時刻真能防住病毒偷襲。
近來發現個新趨勢——虛構宇宙+防疫。有地方搞VR防疫閉會館,讓大家在虛構天下感受不戴口罩逛菜場的風險,閉會完還能領真實口罩。這招比貼一百張通告都管用,畢竟人類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視覺生物。未來的防疫宣揚,估計得卷成科幻大片才有人買單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