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4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搓手哈氣)是日兒說冷就冷,路上行人裹得跟粽子似的。你有沒有發現,近來捧著熱飲的人突然變多了?可站在奶茶店柜臺前,看著菜單上密密麻麻的選項——珍珠奶茶、紅豆燕麥、紅棗姜茶...到底哪個才適合當初的氣象?今兒咱們就來聊聊,怎么在秋冬選到既暖身又健康的熱飲。
剛入行的奶茶小妹給我講過個真事兒:上個月有個姑娘連著三天來買熱飲,每次都點冰沙加熱,終局喝得直打哆嗦。切實選熱飲跟穿衣服一個道理,得看天吃飯。
場景1:早上通勤凍得手指發麻,想喝杯熱乎的提神
場景2:辦公室空調吹得口干舌燥,想找杯滋潤的
場景3:晚上回家四肢冰涼,想來點助眠的
(啪!拍桌子)癥結來了!市面上80%的熱飲都在玩「高溫+高糖」的老套路,喝完全部人黏糊糊的不說,還容易上火。
我剛入行那會兒跟著老師傅學了個絕招——「看、聞、問」三字訣。當初分享給你:
1. 質料要「看得見」
(舉一個栗子)上周我在蘇州喝到杯雞頭米鮮奶,現剝的雞頭米嚼著咯吱響,這才算是真材實料。
2. 熱度要「分層控」
3. 甜度要「會算賬」
給人們個公式:(根基糖量×0.7)+(熱度系數×0.3)=事實甜度
比如說常溫全糖奶茶加熱后,事實甜度會飆升20%!
上個月我幫友人奶茶店做了組測試數據,發現這些組合回購率最高:
通勤族必備
▎桂圓紅棗茶+燕麥爆珠(暖胃頂飽)
▎杏仁露+烤椰片(緩解鼻敏感)
辦公室特供
▎陳皮洛神花茶(防空調干燥)
▎板栗鮮牛乳(補充腦力)
睡前暖飲
▎黑芝麻糊+亞麻籽(助眠神器)
▎姜汁撞奶(驅寒不上火)
(劃重點)記著!堅果類熱飲最好下晝3點前喝完,晚上容易積食。
有次我去行業展會,望見個挺有意思的測驗:同樣的奶茶,用巴氏鮮奶的保質期比奶精商品短3天,但營養代價翻倍。
制作工藝對比表
范例 | 保質期 | 蛋白質含量 | 增添劑 |
---|---|---|---|
鮮奶現煮 | 4小時 | 3.2g/100ml | 0 |
奶精沖泡 | 3天 | 0.8g/100ml | ≥5種 |
以是當初點單要多問句:"用的是鮮奶仍是奶精?"別被菜單上「絲滑」「香濃」這些詞忽悠了。
干了這行八年,最看不慣的就是「冬季限度」的噱頭??蜌q有品牌把個別奶茶加熱就敢漲價5塊,這不是欺侮老實人么?真正的好熱飲應該知足三個準則:喝完手心發熱但不冒汗、喉嚨濕潤不反酸、半小時后不以為嘴里發黏。
提議大家試試「DIY熱飲公式」:(當季食材)+(溫補元素)+(趣味小料)。比如說上周我自創的「烤紅薯拿鐵」,用新穎紅薯泥打底,加點肉桂粉,撒上焦糖餅干碎,比店里28塊一杯的網紅款切實多了。
(摸杯子)天兒是越來越冷了,但選對一杯適合的熱飲,全部冬天都能熱乎乎的。下次站在奶茶店柜臺前,可別再閉著眼睛點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