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4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文章開始】
你是不是遇到過這種情況?群里聊著聊著,突然有人發了個合同截圖問“這條款有沒有問題?”;或者誰家親戚出了點糾紛,七嘴八舌出主意但誰也不敢說準。這時候要是群里有個律師,是不是感覺立馬踏實了?但說實話,真有個律師朋友你就好意思天天問?問了人家真有空回?——這時候你就需要了解一下“發群的律師顧問”到底是什么了。
說白了,就是把你拉進一個微信群,但這個群不是普通嘮嗑群,里面有個(有時不止一個)正兒八經的執業律師蹲著。你平時有些小問題,不用預約不用付費,直接群里問,律師看到就會回。
這可不是你想象中那種冷冰冰的法律咨詢,而是更輕、更隨時、更接近“有個律師朋友”的感覺。當然哈,太復雜的問題肯定還是得走正式流程,但日常大多數疑惑,其實群里幾句就能點明白。
你可能心想:“我規規矩矩上班生活,哪來那么多法律問題?” 但其實吧,法律問題無孔不入:
這些事,說大不大,但沒個人問,你就得自己上網亂查,越查越心慌。而發群律師顧問提供的,就是一種“法律安全感”。你不用等到事大了才慌慌張張找律師,平時就能預防、咨詢、搞清楚。
這才是大家最關心的對吧!
我舉個例子:如果你單獨約律師線下咨詢,一小時幾百上千塊太正常了。而一個發群顧問服務,往往一年也就幾百塊——差不多是一兩次單獨咨詢的費用,卻能讓你問一年。
更關鍵是,有些小問題提前問了,可能就直接避免了后面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損失。比如:
所以這錢,不是“花出去了”,而是“省下來了”,甚至可以說是“賺到了”。是一種性價比極高的法律風險投資。
不是拉個群、有個律師就行。你得看它靠不靠譜:
這些你在購買之前都得問清楚,避免踩坑。
(這里得說,我沒親自體驗過所有服務,所以不敢說百分之百都好。但身邊有做電商的朋友買了,他說光一個“客戶定金合同模板”和“惡意投訴應對話術”,就讓他覺得值回票價了。具體不同群的服務質量有沒有差異,可能還得用戶自己多比較。)
如果你符合以下任何一點,可能就值得考慮:
很多人覺得找律師=要打官司了=出事倒霉了。其實完全不是!法律更是一種工具,幫你規劃、預防、減少風險。發群律師顧問這種形式,就是把法律工具變得便宜、好用、觸手可及。
你細想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
【文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