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1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文章開始】
你有沒有刷到過那種向日葵的推送?金燦燦的花盤,配上什么“向陽而生”、“元氣滿滿”的文案,點贊評論還特別多。心里會不會嘀咕:這不就是一朵花嗎,怎么就能讓這么多人轉發?甚至自己偶爾也會忍不住點個贊?今天咱就來嘮透這事兒,看看向日葵軟文到底為啥這么“香”。
首先得問,花那么多,為啥偏偏是向日葵?它不像玫瑰代表愛情,也不像百合那么高雅。但你想啊,它的形象太有優勢了: * 視覺沖擊力強:一大片金黃色,在手機屏幕上唰地一下就能抓住眼球,比灰蒙蒙的城市景觀或者復雜的產品圖可直接多了。 * 寓意簡單又正面:“向陽而生”、“積極向上”……這些概念根本不需要解釋,一秒就能get到,而且沒人會反感正能量對吧? * 跨界適配性高:不管是賣護膚品的說“你要像向日葵一樣光彩照人”,還是教育機構鼓勵孩子“永遠追求知識的光”,它都能搭上邊,毫不違和。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好像也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層的,或許是它恰好踩中了現代人那顆……有點累、想被治愈的心?
光有花可不行,套路才是關鍵。我拆解了N篇10w+之后,發現它們大概都長這樣:
比如:“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過一場日出了?” 或者 “最近是不是總覺得累,提不起勁?” —— 直接戳中情緒點。
這里才是精華!絕對不是生硬地推銷,而是把賣點融入故事里。比如: * 賣精油:就說向日葵如何追逐陽光,汲取能量,從而提煉出“能讓你煥發光彩”的精華。 * 推課程:就說學習就像向日葵尋找光,堅持下來就能迎來綻放。 * 甚至搞團建:都說團隊要像向日葵花海,個體雖小,朝向一致就能成景。
重點就是:用戶看完覺得,嗯,有道理,而且不反感。
通常不會很強硬,而是用一句溫柔的引導,比如:“愿你我,都能如向日葵般生活。點擊領取你的專屬陽光禮包吧~” 讓人下意識就想點進去看看。
如果你也想試試,別急著動筆,先想清楚:
當然啦,說了這么多,具體哪種角度轉化率最高……呃,這個可能還得看具體情況,或許需要多測試幾次才能找到最佳公式,我也不能把話說死。
舉個真實的例子吧(當然細節模糊處理一下)。有個做有機食品的牌子,推一款新燕麥產品。它的軟文是這么寫的:
“向日葵用一生追逐陽光,最終結出飽滿的果實。而我們,跋涉千里,在北方的黃金日照區,找到了這片充滿能量的燕麥田…… 每一口,都是自然沉淀的陽光味道?!?/p>
它沒直接說“買我的燕麥”!它講了個故事,把“陽光”、“自然”、“健康”這些概念,通過向日葵這個中介,完美傳遞給了產品。結果?那篇閱讀量和銷量都爆了。
向日葵軟文之所以能打,歸根結底是因為人們內心對美好、陽光的向往是真的。套路可以學,技巧可以用,但如果背后沒有真實的產品力和品牌理念支撐,用戶感動一次之后,還是會走的。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向日葵軟文,或許可以一邊欣賞它的巧妙,一邊也想想:它到底是怎么打動你的?而如果你正要寫一篇……記得,先讓自己相信那份“陽光”,才能照亮別人嘛。
【文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