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4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文章開始】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半夜微信突然彈消息:"老哥,客戶急著要篇軟文,這玩意兒到底該怎么寫???"(對,就是那種既要裝得不像廣告,又要讓人乖乖掏錢的玩意兒)
說實話,第一次被同行這么問的時候,我差點把泡面噴屏幕上...畢竟平時自己寫都頭禿,現在還要教別人?但后來發現啊,軟文這事兒就像談戀愛,太直白遭人煩,太含蓄又沒效果。今天就把壓箱底的野路子都抖出來,保證你看完能對著甲方拍胸脯:"這篇發出去,轉化率低于20%我倒貼!"
先解決最要命的問題:為什么你寫的叫"硬廣",別人寫的就叫"神文案"?舉個例子就懂了:
× 硬廣寫法:"XX面膜含玻尿酸,買二送一限時三天"
√ 軟文寫法:"閨蜜突然偷偷變美,逼供后她亮出手機——凌晨2點的付款記錄"
發現沒?硬廣在說產品,軟文在說人。更狠的對比在這:
| 硬廣 | 軟文 | |---------------------|-----------------------| | 直接甩賣點 | 先給你講個故事 | | 王婆賣瓜式自夸 | 讓客戶自己發現優點 | | 用戶:又來騙我錢 | 用戶:這說的不就是我?|
不過話說回來...有些行業確實難軟,比如賣挖掘機的總不能寫《凌晨三點,工地老王流下兩行熱淚》吧?(這個案例我至今沒想通,有高手歡迎指點)
最怕看到這種開頭:"作為十年從業者..."(讀者馬上警惕:要開始洗腦了?。?。高級軟文作者都是"行業叛徒"人設,比如:
先站在用戶這邊罵行業,等讀者瘋狂點頭時話鋒一轉:"直到我發現..."(產品閃亮登場)。這招比直接夸產品狠10倍,但要注意尺度,別真把金主爸爸罵跑了...
為什么有些軟文看著假?因為痛點找得不準。真實痛點要具體到讓人肉疼,比如:
× 泛泛而談:"職場人士總熬夜"
√ 精準打擊:"明明11點就困了,卻硬撐著刷手機到1點——第二天開會時,發現同事的策劃案和你的夢話內容高度一致"
有個取巧辦法:去目標產品的差評區挖寶。比如賣頸椎按摩儀的,差評說"力度太大像被揍",軟文就可以寫《被8個按摩師拉黑后,我找到了最溫柔的報復方式...》
千萬別學電視購物"現在只要998!"。軟文的產品露出要像偵探小說揭曉兇手,最好讓讀者自己反應過來:
比如之前幫健身房寫的爆款文,前2000字都在講社恐女孩的職場血淚史,直到結尾才帶出"當她第三次假裝系鞋帶逃避電梯寒暄時,教練發來消息:'其實我們新開了單人私教艙...'"
雖然套路好用,但有些雷區一碰就炸:
有個血淚教訓:之前給某護膚品寫"28天換臉",結果客戶較真要臨床報告...現在我都改說"或許暗示皮膚狀態改善"(保命要緊)。
其實現在甲方也越來越精了,有些會直接要求:"軟中帶硬,硬中帶軟"(擱這兒做拉面呢?)。最好的軟文狀態是讓讀者看完主動問"哪里買",而不是被促銷信息糊臉。
下次再有人問你軟文怎么寫,直接把這篇甩給他——當然,如果甲方爸爸看到這里...那個...報價還能再商量!
【文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