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3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文章開始】
你是不是也這樣?熬夜備貨、精心選品,文案打磨了一遍又一遍,結果雙十一軟文發出去,閱讀量卻慘不忍睹。問題到底出在哪兒?要我說,八成是你的標題沒寫對。標題就像敲門磚,用戶第一眼掃過去沒興趣,后面內容再精彩也白搭。那……到底什么樣的雙十一軟文標題才能真正抓人眼球?
我們先得搞清楚大家為什么刷手機。雙十一期間,信息爆炸啊,用戶手指一滑,半秒不到就決定看還是跳過。你的標題如果太平淡,比如“雙十一大促來了”,基本就等于被直接無視。
核心問題其實在于:你沒戳中用戶的“痛點”和“爽點”。
雖然標題只有短短一行字,但背后是有心理機制在起作用的。不過話說回來,我也不是心理學家,具體為什么這些詞就是更抓人,其深層機制或許還需要更多研究來佐證。但經驗告訴我們,這樣做有效:
來看一組例子,直觀感受一下:
看出差別了嗎?第二個標題有身份背書(“內行人”)、有具體省錢的數字、還有“閉眼入”這種果斷建議,可信度和吸引力都強多了。
有些人總愛追求夸張,比如“震驚!”“全場史上最低!”,但現在用戶越來越聰明了,這種詞反而容易讓人覺得假、甚至反感。過度夸張不如真誠靠譜。
另外就是別自嗨。比如你寫“XX品牌雙十一盛大開啟”,用戶為什么要關心你“盛大”?他們只關心自己能不能占到便宜、能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標題盡量從用戶視角出發:我能得到什么?與我何關?
如果你沒啥靈感,下面這幾類模板可以直接套用,效果或許暗示比純自己瞎想要好很多:
當然啦,標題只是第一步。如果用戶點進來發現內容完全不對版,下次就不會再信任你了。所以標題可以吸引人,但內容必須靠譜,別做標題黨。
另外也要注意不同平臺的調性。小紅書、抖音、公眾號……每個地方用戶習慣不同,標題風格也得微調。比如小紅書更重“分享感”,抖音偏向“沖突感”或“好奇感”。
最后稍微提一句,雖然這些方法挺有用,但市場一直在變,用戶的審美也會疲勞。所以持續測試、保持學習挺重要的。多看看別人爆款是怎么寫的,自己多嘗試,數據會給你答案。
希望這個雙十一,你的標題能爆一波。
【文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