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6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文章開始】
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白天普普通通的一條街,一到晚上,燈光亮起,突然就變得…怎么說呢,有點迷人?甚至忍不住想拍幾張照片,配上一段文字發朋友圈?沒錯,夜景就是有這種魔力。但為啥我們會這么著迷?夜景軟文到底該怎么寫才能戳中人?今天咱們就隨便聊聊這個事。
先不說遠的,就說我們自己。晚上加班結束,走出辦公樓,一抬頭看到對面大樓還有幾盞燈亮著,是不是突然就覺得…嗯,不止我一個人在拼?這種情緒很微妙,但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
夜景之所以容易打動人,大概是因為:
不過話說回來,也不是所有夜景都讓人有感覺。爛大街的燈光秀或者過度商業化的燈飾,可能反而讓人無感。所以關鍵可能不在于“夜景本身”,而在于它能不能觸發人的某一種情緒。
很多人以為寫夜景就是描述燈光多美、樓多高、天多黑——其實那只是最表面的一層。真正打動人的,往往是夜景背后的“故事感”和“情緒鏈接”。比如:
你看,我們寫的其實不是夜景,而是人在看夜景時的心理活動。這是一種很取巧的共鳴方式。
我總結了幾條比較實用的方法,不一定全對,但你可以試試看:
▌ 不要只寫“美”,而是寫“為什么覺得美”
比如:“不是燈光太亮,而是那一刻的安靜,讓我終于能聽見自己?!?/p>
▌ 用小事帶出大情緒
比如:“深夜便利店的那盞燈,不是用來照明,而是用來等晚歸的人。”
▌ 保持簡短,留白讓人想象
比如:“樓宇之間未熄滅的燈,是城市寫給天空的情書。”
當然啦,這些東西也沒有絕對的標準,可能還得看你的受眾是誰。年輕人喜歡什么?中年人關注什么?還得慢慢試。
來看個真實的例子——那句很多人轉發的話:“城市的燈,從來不是為了照亮天空,而是為了照亮每一個還沒放棄的人?!?/b>
它為啥能傳開?不是辭藻多華麗,而是:
不過這類句子現在也越來越多了,用戶也開始疲勞了……所以光模仿套路可能也不夠用。具體下一步該怎么突破,說實話我也還在琢磨。
1?? 別過度堆砌形容詞
“璀璨、絢麗、華美”……這種詞用多了反而沒感覺,不如寫點實在的體驗;
2?? 避免空洞的宏大描述
比如“萬千燈火為你閃耀”——太假了,沒人信;
3?? 情緒不要太矯情
稍微收著點寫,反而更顯得真誠。
說了這么多,其實夜景軟文的本質不在“夜”,也不在“景”,而在于:我們看到了黑夜中的光,并把它聯想成了自己的希望、孤獨或回憶。
所以如果你下次要寫一段夜景語錄——別只想燈光多亮、樓多高。試著想想:看到這畫面的人,他當時可能在經歷什么?或許正下班、或許想家、或許在等人。
燈光只是背景,人才是主題。
寫不好也沒關系,多看看、多感受。畢竟最美的夜景語錄,可能還沒有被寫出來呢。
【文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