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5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文章開始】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有些文章你一看標題就忍不住想點進去?比如“一個土豆的逆襲,讓全家人都驚呆了!”或者“只花三塊錢,用土豆解決你的大煩惱!”……這些標題好像有魔力,對吧?明明知道可能是廣告,但手指就是不聽話。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看似普通的“土豆軟文標題”,背后到底有啥門道?
你想啊,土豆這東西太普通了,家家都有,便宜又接地氣。但正因為這樣,它反而成了寫標題的“萬能素材”。因為它自帶幾種天然優勢:
不過話說回來,也不是隨便寫就能火的。這里面其實有點講究。
很多人以為標題就是騙點擊的,其實不完全是這樣。好的軟文標題是在幫你“表達你自己都沒說出來的需求”。比如你看到“土豆這樣吃,一個月瘦了10斤!”——你可能并不是多想吃土豆,但你其實在偷偷想減肥??!標題只是替你說出來了。
重點來了:真正高效的標題往往抓住了這幾種心理:
舉個真實的例子吧。我之前看到一個標題:“土豆皮別扔!煮水擦鍋,油污瞬間掉落”。這個標題為什么好?
首先,它給了個反常識的指令——“別扔”,打破常規就會引人注意;其次,它明確告訴你結果——“油污瞬間掉落”,很有畫面感;最后,它解決了痛點——誰都不想拼命刷鍋對吧?
類似這樣的套路還有很多,比如:
如果你也想試著寫寫這類標題,別想得太復雜。從普通人角度出發,用口語表達,反而更容易中。比如:
還有一點很重要:別怕口語化,甚至有點“廢話感”也沒事。比如“這個土豆做法,我真的說累了!”——這種反而顯得很真實,像真人推薦。
當然啦,標題吸引人只是第一步。如果用戶點進去發現內容全是瞎扯,下次就不會再信了。所以真誠永遠是必殺技——哪怕內容簡單,但只要有用、有誠意,大家還是會認可。
另外有一點我還挺好奇的……為什么土豆總和“逆襲”“驚艷”這種詞綁在一起? 可能是因為它太日常了,反而容易制造反差吧?不過具體為什么這么容易引爆情緒,其實機制我也說不清,可能和大眾心理更深層的偏好有關。
說到底,標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成了現在信息爆炸時代的“敲門磚”。你寫得真誠、有用、有共鳴,別人就愿意給你機會。土豆只不過是一個例子,背后其實是人對“實用”“驚喜”“情感共鳴”的天然向往。
所以下次如果你再看到“土豆標題”,別光笑它土——說不定點進去真的能學點小技巧呢?
【文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