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0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文章開始】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外賣的披薩總是差點意思?不是太油就是餅底像紙板,而且一份動輒上百塊… 其實自己做披薩沒那么神秘,甚至可以說,一旦你搞定了那個面團,后面基本上就是放飛自我了。今天咱們就一步步來,別怕,跟著做就行。
你可能覺得做披薩很麻煩,但說實話,最大的好處其實是——自由。你想放多少芝士就放多少,想加什么料完全自己定。而且,一次多做點面團凍起來,下次吃之前解凍,半小時內就能吃到熱乎的,比外賣快還便宜。
不過話說回來,自己做最大的難點在哪兒?我覺得是面團。很多人就在這一步放棄了,但其實… 真的沒那么難。
做披薩,餅底是靈魂。一個松軟有嚼勁的底,比上面鋪什么還重要。
自問自答時間:
Q:一定要用高筋面粉嗎?
A:其實不一定。高筋粉確實更容易出膜,口感更韌。但如果你手頭只有中筋面粉(就是普通餃子粉),也完全沒問題!家庭做法更推薦中筋粉,容易操作,成功率更高。
所需材料(大概做兩個中等披薩的量): - 中筋面粉 300克 - 溫水 180克(別燙手,溫熱就行) - 酵母 5克 - 糖 一小勺(約5克,用來喂酵母) - 鹽 一小撮 - 橄欖油 15克(讓面團更潤)
步驟來了,別慌: 1. 溫水化開酵母和糖,靜置5分鐘直到表面起泡——這步叫“激活酵母”,確保酵母是活的,不然等半天發不起來。 2. 面粉和鹽混合,倒入酵母水和橄欖油。 3. 攪成絮狀后上手揉,揉到光滑不粘手(大概8-10分鐘)。 4. 蓋上濕布,放在暖和的地方發酵1小時,直到兩倍大。
亮點:如果你沒時間等待,可以頭天晚上揉好面放冰箱冷藏發酵,第二天直接用——風味甚至更好。
發酵好的面團輕輕排氣,分成兩份。這里有個關鍵:不要用搟面杖拼命搟!用手慢慢推開、甩一甩,保持面團內部氣體,餅底才會外脆內軟。
關于披薩醬,其實… 我有時候偷懶直接用番茄意面醬,甚至刷一層蒜蓉辣椒醬也行。但傳統紅醬做法也不難:
重點來了:醬別抹太多,否則餅底會濕。薄薄一層即可。
放什么料其實很主觀,但有幾個小經驗: - 蔬菜類最好先預處理(比如蘑菇、彩椒先炒一下),否則容易出水導致餅底變濕。 - 肉類如香腸、培根,建議先煎一下逼出油脂。 - 芝士是核心:馬蘇里拉必備(拉絲效果),但也可以混點切達奶酪增加風味。
奶酪怎么選?或許暗示全脂奶酪的融化效果更好,但低脂的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只是口感會差一些。
家庭烤箱一般最高230-250℃,建議提前預熱至少15分鐘??九_需要高溫快烤,這樣才能餅底脆、芝士融化而不過干。
如果你有烤箱石板或者鑄鐵鍋,預熱后放上去烤,效果會更好——模擬了披薩店石窯的做法。但沒有也沒關系,烤盤預熱后直接放上去烤,注意觀察狀態。
一般8-12分鐘就差不多了,看到邊緣鼓起來、芝士融化略帶焦斑,就好了。
如果真的做砸了… 沒事,切塊蘸番茄醬當面包吃,也不浪費!
其實做披薩這事兒,第一次可能手忙腳亂,但做兩次就順手了。我自己最喜歡的是,周末晚上和家里人一起準備料,你放火腿我撒玉米,烤出來熱熱乎乎分著吃——那種感覺比外賣強多了。
具體關于發酵中的酶反應機制… 呃,這我就不太懂了,反正照著步驟做能成就是了!
希望你能試試,真的沒想象中難。
【文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