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2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文章開始】
你是不是也這樣?翻遍相冊,九張圖選了半天,文案刪了又寫,最后憋出一句“夏天真好”,加上一個西瓜emoji就發出去了……然后盯著手機等點贊,結果半小時過去了,只有三個贊?別問我怎么知道的,說多了都是淚。
但話說回來,發朋友圈真的只是為了點贊嗎?好像也不是。更多是……想留住那一刻的感覺吧?那種陽光曬在皮膚上的溫度,風吹過來的味道,還有突然笑出來的瞬間。
先別急著怪算法,可能問題出在內容本身。我翻了自己幾百條朋友圈,發現了一些規律——那些隨手發的、沒有重點的內容,真的很容易被刷過去。
比如: - 連發九張差不多的海景,看不出區別 - 文案只有“打卡”兩個字,沒了 - 所有照片里都是同一件衣服同一個表情 - 定位倒是標了,但沒有任何故事
不是說這樣發不行,只是……太可惜了??!明明經歷了那么多好玩的事。
其實曬得高級并不難,關鍵是抓住這幾個點:
第一:要有“反差感” 比如烈日下的冰鎮西瓜,海邊突然遇到的暴雨,民宿里發現的老式風扇——這種意外感最容易讓人記住。
第二:講個小故事 不是讓你寫作文!就一兩句話的事。比如“為了買這杯檸檬水找了三條街”,或者“被當地阿姨夸裙子好看”,立馬就有畫面了。
第三:露出一點點“不完美” 太完美的照片反而假。露出一點狼狽的瞬間反而更真實,比如曬紅的鼻尖,或者被風吹亂的頭發,讓人感覺是活人在玩。
第四:互動感 可以問個小問題,比如“猜猜這是什么水果?”或者“你們說下一個去哪?”,簡單但有用。
就拿最常見的海邊旅行舉例吧——怎么發才能不落俗套?
早上別急著拍沙灘!先去市場轉轉,拍那些彩色的水果船、堆成山的魚蝦,文案可以寫:“猜猜這一盆海鮮多少錢?答案驚呆我”。(具體價格記不清了,但確實比我們那邊便宜好多……)
中午別曬比基尼照了,試試拍影子!沙灘上的影子特別長,很有藝術感。配文:“論如何曬黑而不自知”。
傍晚才是重頭戲。逆光拍個剪影,或者錄段海浪聲的小視頻。寫句實在話:“這一刻什么工作消息都不想回”。
晚上……呃,晚上其實我沒怎么拍,光顧著吃了。不過據說拍夜市燈光和食物特寫也很出片。
雖然想怎么發是自由,但有些雷區還是注意下: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只是建議,有時候破例一次反而更有意思?
其實想了半天,發朋友圈或許不是為了炫耀,更多的是……一種記錄方式?而且能讓關心你的人知道近況。
我有次去潛水沒發動態,回來我媽居然生氣了:“為什么別人都知道你去玩了就我不知道!” 原來她每天刷我朋友圈成了習慣……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玩失蹤”了。
所以啊,發朋友圈其實是在乎你的人。那些不感興趣的人根本不會點開大圖看,對吧?
如果實在不知道怎么寫文案,這里有幾個萬能句式:
當然最好的方式還是——隨手記下當時的感受。手機備忘錄里寫幾個關鍵詞,等發的時候就有素材了。
其實說到底,朋友圈是你自己的地盤。怎么開心怎么來,畢竟夏天這么短,快樂最重要,對吧?
【文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