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9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文章開始】
哎,你說夏天到底有什么魔力?為啥一到這個季節,朋友圈全是冰奶茶、海邊照、還有各種“夏日限定”的促銷廣告?更絕的是,明明有些內容一看就是廣告,可我們居然還會點贊、收藏,甚至順手轉發?
這大概就是“夏日軟文”的厲害之處——它不像硬廣那樣直接甩鏈接喊你買,而是把季節的情緒、你的記憶、甚至一點點小沖動,悄悄揉進字里行間。
我們先來自問自答一個核心問題:夏日軟文到底是什么?
簡單說,它就是借著夏天的氛圍、熱點、甚至痛點,來悄悄推廣產品或者品牌的文字。它不像傳統廣告那么直接,而是用內容吸引你,讓你自然而然產生“哇,這說的就是我”或者“我也好想要”的感覺。
那為什么夏天特別適合這種操作?嗯…我想了想,大概是因為:
別看軟文好像隨便寫寫就行,其實背后有不少門道。我總結了幾點覺得特別實用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方法是不是真的百分百有效?我也不能完全肯定。畢竟用戶口味變得太快了,去年好用的套路今年可能就失靈了……
我來舉個真實的例子——去年某小眾防曬品牌靠一篇《我熬過了996,卻輸給了通勤路上的紫外線》直接賣爆了。
這篇文章結構是這樣的:
你看,它沒寫“防曬指數多高”“成分多牛逼”,而是寫通勤、脫妝、曬斑這些真實到讓人頭皮發麻的細節。
雖然夏天題材容易寫,但翻車的人也不少。比如:
啊對了,有一點我其實也不太確定……就是到底要不要在軟文里加“優惠信息”?有人覺得直接放折扣轉化率高,也有人認為會破壞內容調性。這個可能還得看賬號定位和用戶習慣,具體怎么平衡我也還在摸索。
其實說到底,夏日軟文只是季節營銷的一種形式。它的核心從來不是“夏天”,而是如何借季節的勢,講出用戶想聽的故事。
哪怕夏天過去了,這種思維模式依然可以用——秋天寫“松弛感”,冬天寫“溫暖治愈”,春天寫“煥新計劃”……只要你一直保持對用戶情緒的敏感,什么時候都能寫出讓人忍不住看下去的內容。
寫到這里我突然覺得,好的軟文其實就像夏天的一杯冰檸檬水——看起來簡單,喝起來爽口,但背后酸甜比例、冰塊多少,都是悄悄設計過的。
你說是不是?
【文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