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5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獨立思考的傳達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臺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絡社區。
自媒體平臺基于包含但不限于的信息個人微博、個人日志、個人主頁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臺是美國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國的QQ空間、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微信朋友圈、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人人網、百度貼吧等。
還有眾多科技博客(主要指專注互聯網和科技的新聞資訊網站),有的脫胎于門戶;有的是傳統媒體人出來做的;有的脫胎于傳統媒體,但是因為團隊的局限,所以特色并不明確。
自媒體分廣義的自媒體和狹義的自媒體,廣義的自媒體可以追溯到上世紀末,當時的個人主頁、BBS個人專輯都能叫自媒體,然后就是博客、微博等。而狹義的自媒體則是可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為標志,再加上之后的百度百家、搜狐、網易、騰訊等自媒體編寫平臺。
自媒體(外文名:We Media)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獨立思考的傳達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
特點:
1.平民化個性化
2006年年底,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評選封面上沒有擺放任何名人的照片,而是出現了一個大大的"You"和一臺PC?!稌r代》周刊對此解釋說,社會正從機構向個人過渡,個人正在成為"新數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公民。2006年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聯網上內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創造者。
從"旁觀者"轉變成為"當事人",每個平民都能擁有一份自己的"網絡報紙"(博客)、"網絡廣播"或"網絡電視"(播客)。"媒體"仿佛一夜之間"飛入尋常百姓家",變成了個人的傳播載體。人們自主地在自己的"媒體"上"想寫就寫""想說就說",每個"草根"都可利用互聯網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傳遞自己生活的陰晴圓缺,構建自己的社交網絡。
2.低門檻易操作
對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而言,媒體運作無疑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它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去維系。同時一個媒介的成立,需要經歷國家有關部門的層層核實和檢驗,其測評嚴格,門檻極高,讓人望而生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在這一個互聯網文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我們坐在家中就可看到世界上各個地方的美麗風景、就可以欣賞到最新的流行視聽、就可以品味到各大名家的激揚文字……互聯網似乎讓"一切皆有大可能",平民大眾成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媒體"也已經成為可能。
在像新浪博客、優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體的網站上,網民只要通過簡單的注冊申請,根據服務商提供的網絡空間和可選的模版,就可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互聯網上發布文字、音樂、圖片、視頻等信息,創建屬于自己的"媒體"。其進入門檻低,操作運作簡單,讓自媒體大受歡迎,發展迅速。